“沈師傅,我這有個從美國寄來的包裹,既沒有收件人電話號碼,又沒有寄件人電話號碼。我找了幾天也沒能妥投,想請您這位專家?guī)兔\?!?月5日,湖北省廣水市郵政分公司永陽攬投部投遞員錢福志拿著一個包裹向他的同事求助。被他稱為“專家”的就是投遞員沈寶棟,在郵路上奔走了35年,累計投遞里程超過40萬公里,曾救活過上千封“死信”,因此被大家譽為“神醫(yī)信使”。
不過這一回,接過包裹的沈寶棟也傻了眼,收件人為“MICHAEL COMPERCHIO”,這明顯是一個外國人的名字。廣水是一個縣級市,如果有外國人定居,應該很快能查到線索。既然之前找不到,那還是得從地址上重新找尋線索。當沈寶棟得知這個收信地址是公安局老宿舍時,立即去找住在那里的熟人打聽。很快有了回音:住在這里的黃先生的兒子在美國留過學。沈寶棟立刻上門詢問,但黃先生表示,包裹不是他家的。沈寶棟又逐戶敲門打聽,但能問到的人都說不是自己的包裹。沒辦法,他就在單元門口處貼了一張郵件領取通知單,并在微信朋友圈轉發(fā)相關的信息尋求線索。如此三番,終于聯(lián)系上了收件人瞿女士。原來,包裹是她在美國的姑媽寄來的,并誤將收件人名字寫成了寄件人,電話號碼也遺漏沒寫。雖然尋找的過程非常繁雜,但能順利妥投了這個原本可以退回的包裹,沈寶棟成就感十足。
中醫(yī)診斷病情靠的是“望聞問切”,沈寶棟救活“死信”靠的則是“跑問查傳”。他說:“只要肯努力想方設法,總能找到有效信息的。以前,交通不便,我只能靠兩條腿去跑,靠一張嘴打聽,靠去派出所、檔案館查資料,靠張貼通知單傳播信息?,F(xiàn)在,條件好多了,可以騎著電動車去跑、打電話問,通過公安部門查詢信息,還可以靠微信朋友圈、網(wǎng)絡傳播和擴散消息,尋求更多人的幫助?!?nbsp;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海峽兩岸開放民眾探親。剛參加工作一年的沈寶棟要投遞很多臺灣老兵寄來的尋親信。廣水市是由原應山縣更名而來,先后歸孝感、武漢等地管轄,而尋親信上留的都是老地址,尋找起來非常麻煩。但他靠著“跑問查傳”四字訣,硬是幫助十多名臺灣老兵找到大陸親人。老兵回大陸探親,家里都會擺酒席迎接。作為“尋親使者”的沈寶棟一定會在受邀名單之內,還要被安排坐在上位以示尊重。那時的沈寶棟還沒有成家,大家還張羅著要給這位熱心的年輕人介紹對象。鄉(xiāng)親們的厚愛讓沈寶棟特別有成就感,也讓他感受到了投遞員這個職業(yè)的特別意義。
多年來,沈寶棟給自己的工作定下一個規(guī)矩:不輕易退轉一封信。35年下來,他有十幾個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著疑難信件的相關資料,也正是憑借這些積累的資料,他讓一封封死信“復活”。2019年,廣水市分公司收到一封信,信封上寫明寄往“湖北省應山縣五區(qū)二合莊”,收件人為姚遠道烈士,并標有備注:“該烈士(28歲)于1947年12月犧牲于菏澤戰(zhàn)役。望郵遞員同志再辛苦一下,幫烈士找到家。”廣水市分公司深感這封信的分量,提出一定想方設法、不計代價找到烈士的親屬,幫助烈士“回家”。這個任務自然落在了“神醫(yī)信使”身上。
沈寶棟和同事組隊,通過翻閱《應山縣志》查找線索,先后組織4路人馬按照廣水轄區(qū)的姓氏分布情況,摸排了陳巷鎮(zhèn)、長嶺鎮(zhèn)、李店鎮(zhèn)、廣水辦事處、十里辦事處5個地區(qū)的“姚”姓家族聚居區(qū)域,但均未能確認烈士身份。歷時近兩個月,他們終于在武勝關鎮(zhèn)一位退休的村黨支部書記的家里找到了一本《廣水市姚姓族譜》。族譜上有一個和烈士一樣的名字,出生年月也吻合。事關重大,沈寶棟立即聯(lián)系廣水市民政局和退役軍人事務局。經(jīng)多方核實,確定姚遠道是武勝關鎮(zhèn)姚廟村人,并找到了他的親屬,讓去世72年的烈士“回家”了。
沈寶棟說:“現(xiàn)在寫信的人雖然少了,但還是有人在堅持寫信。我覺得,每一封信,哪怕是些廣告信,對收信人來說也是特別需要的。我怕耽誤了別人的事情,因此都會盡己所能去尋找?!笨吹竭@里,你或許明白了,沈寶棟并沒有“神”到哪里去。成就他“神醫(yī)信使”名頭的,不過是“一封信、一顆心”的服務精神,不過是心中的“責任”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