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原本是郵儲銀行山西省汾西縣支行的信貸客戶經理。2015年,響應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29歲的劉凱主動請纓駐村扶貧,一“駐”就是六年。他用真情暖民心、以實干贏信任,在殘垣溝壑的黃土地上,點亮了致富的希望。
從“外鄉人”到“家里人”
汾西縣是革命老區,也曾是國家級重點扶貧開發縣。2015年8月,劉凱受組織委派,到對竹鎮康和村擔任第一書記。村民們見新來的第一書記是個年紀輕輕的“外鄉人”,都犯起了嘀咕。
面對村民的質疑,劉凱挨家挨戶走進農家院,與村民促膝談心,去田間地頭了解農耕生產。誰家有困難,誰家有孤寡老人,誰家有生產生活的難事,一點一滴都裝在劉凱心里。了解到村里小學路面破損,劉凱就與縣交通局等單位聯系,申請到12萬元,硬化了校園路面;了解到不少貧困家庭存在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問題,他幫助108戶貧困戶、327名貧困人口申請到“三保險三救助”醫療保障,村里貧困戶醫療參合率達100%。
漸漸地,村民們也將劉凱當成了“家里人”,大事小事都喜歡找劉凱幫忙。雖然忙,劉凱卻干得有滋有味,“村民愿意找我,就是對我的肯定,讓村民得到實惠,就是最大的收獲”。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
偏遠山區農民缺錢了,一般是向親朋好友借,想不到也不敢向銀行申請貸款。村里的養羊能手王志偉就是這樣,常年向親友借款購置羔羊,雖然養殖的數量已有30多只,一年下來還了借款和人情也所剩無幾。
作為銀行員工,劉凱意識到亟須幫助村民們開拓思想,建立金融理念,他自覺當起了金融知識宣傳的“領頭人”。在劉凱的引導和幫助下,王志偉先后3次向郵儲銀行汾西縣支行申請扶貧小額信貸,累計獲得資金支持15萬元。貸款由政府全額貼息,有了資金的注入,短短2年內王志偉養羊規模增加到200多只,在2017年提前脫了貧。
王志偉的例子很快就在周邊鄉村傳開了,村民們對申請扶貧貸款的熱情激增。在劉凱的幫助下,80多戶貧困戶申請到扶貧貸款,貧困村民通過養羊、養牛、養豬、種植特色小雜糧,摸到了增收脫貧路子。
此外,劉凱還幫助村里申報扶貧產業開發專項資金250萬元,新建2座100千瓦光伏電站,年穩定創收12萬元,實現了集體經濟破零。村集體有了實力,也能為缺少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助力。村里有了錢,劉凱又忙著和村“兩委”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他參與組織實施整村遷移、異地搬遷扶貧工作,將該村91戶、243口人全部遷入城鎮安居樂業;他協助申報資金,翻修改造貧困戶的危房;他協助村委會完成了全村的水網改造,使全村村民均用上了自來水。
從“摘窮帽”到“斬窮根”
經過幾年的治貧斗窮,劉凱所在的康和村、僧念村扶貧工作先后結出碩果——2017年,康和村提前脫貧;2019年,僧念村整村脫貧。劉凱圓滿完成了兩個村貧困戶清零的攻堅目標,摘掉了它們戴在頭上的“窮帽子”?!罢薄敝皇瞧鸩?,如何斬斷“窮根”,讓村民不“返貧”,是劉凱思考的新問題。
做了幾年銀行業務經理,劉凱積累了不少人脈資源。他帶領村里能人閆紅耀赴深圳等地考察,創建云鼎祥科技有限公司,為深圳一家電子廠裝配藍牙耳機和手機,安置20余人就業。他為120余人介紹果品冷庫包裝、分揀、運輸、初加工等季節性就業崗位,年人均增收2800元。他組織90余戶農戶通過“入股+就業”的方式參加油葵種植合作社,年人均增收1050元。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實施鄉村振興中,劉凱已然把自己視為這個村子里的一分子,他心里裝著的是這里的村民、這里的一草一木。他說:“把村子當成自己的家鄉,把鄉親們當成自己的親人?!v’不僅僅是停留,更是扎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