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劉樹東馱著幾十斤重的郵件報刊穿梭于郵路上。劉樹東說:“我背負的不是簡簡單單的郵件和報刊,這里面有用戶的重托和期盼,有孩子們的入學通知,還有困難戶的低保金?!?/p>
說起為何選擇做快遞員,劉樹東說:“我從小就特別羨慕郵遞員能每天騎著自行車送信、送報,長大了就想當郵遞員?!?984年高中畢業,劉樹東得知郵局招聘,立即報名并順利通過,成為一名郵政快遞員。
劉樹東做投遞前準備工作
然而,真正做起投遞工作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樣。工作后,他每天騎著自行車,穿梭于鄉村之間。夏天驕陽似火,冬天寒風凜冽;雨天道路泥濘,甚至水深過膝;雪天路面打滑,隨時都有摔倒的危險。37年,劉樹東投遞里程達45.68萬公里,服務人口達158多萬人次,投遞郵件報刊330多萬件,差錯率為零,他同事都稱他為投遞道段上的“活地圖”。
那時,劉樹東負責投遞的片區在天津市北辰區宜興埠鎮,地處城鄉接合處,人員流動性大,“腦勤、嘴勤、腿勤”是他服務用戶的三件寶,一封封死信經他手“復活”了。一次在投遞一封從美國寄來的信件時,信封上只寫著宜興埠周家臺韓城收,信封正上方還標注著:“請投遞員師傅幫忙尋找此人”的字樣。周家臺常住居民有三四百戶,他選擇了最笨的辦法,一戶一戶地問,終于找到了此人。原來寄信人是他失散多年的親人,看到收件人幾度哽咽,劉樹東從中感受到了這份職業的成就感。
2020年春節前夕,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平靜的生活。已經調到河北區天泰路郵政營業部的劉樹東,在疫情防控期間放棄公休,堅守崗位。受疫情影響,當時很多 快遞公司沒有復工復產,加上市民購買的防疫物資鋪天蓋地涌來,郵政投遞量激增。那段日子,劉樹東一天的投遞量都在100件以上,至少有8個小時要蹲守在小區門口等待用戶取件,午餐就是買點 泡面和 面包湊合,頂著星星回家成了常態。就在這樣的勞動強度下,他又報名參加了“北辰百姓”平安 志愿者隊伍。此后的兩個多月,他白天投遞包裹,下班后,來不及換下郵政標志服,便騎著 電動車趕到翠金園小區報到。沒有防護服,一個 口罩就是他在外工作一天的防護“家當”。里面是綠色的郵政標志服,外面套上紅色的志愿者馬甲,在 社區工作者、綜治 網格員、物業安保人員中,“紅配綠”的劉樹東特別搶眼……(據《 天津工人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