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全國人大代表李金蓮在云南團里年齡最小,這位傈僳族姑娘見證了云南9個直過民族波瀾壯闊的整體脫貧歷程,她興奮地說,“現在家門口的公路都能通到北京了”。
2018年,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的李金蓮第一次來北京開全國兩會,她所提的建議就是希望家鄉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的高山村寨都能有通向外界的硬化道路。
當年年底,李金蓮家所在的攀天閣鄉新樂村就來了修路的隊伍。第二年,一條硬化道路從山腳修到了山頂,村民下山的時間從過去的大半天縮短到坐車只要半小時,一些過去不敢想的事情成為生活日常。
今年來北京參加全國兩會,李金蓮關注脫貧后的父老鄉親如何過上更加富裕的日子,讓家鄉成為名副其實的“香格里拉”。
今年全國兩會,一個備受關注的重要議程是代表、委員審查、討論“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未來5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5年。
十九屆五中全會之后,在中共中央舉行的首場發布會上,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介紹,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建議》”)核心要義體現在三個“新”上: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
3月新春,新征程已啟航,青年一代正擔負起新的歷史使命。
新發展階段 青年擔起強國使命
在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劉世錦看來,經過40多年改革發展,我國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性跨越的新階段,經濟增長正經歷關鍵轉型,一系列由中等收入階段跨入到高收入階段特有的問題,都需要在“十四五”期間通過不懈改革來破解,他對“十四五”規劃的改革篇章充滿期待。
“十三五”收官的2020年,我國交出一份亮麗的成績單,GDP總量站上了100萬億元的臺階,人均GDP也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劉世錦說,我國已接近高收入國家的門檻,在國際上,一些經濟體在大體相同的增長節點上,經歷了增長動力下降、收入和財產分配差距拉大、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等沖擊,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事實上,我國同樣面臨這些挑戰。
在劉世錦看來,“十四五”期間,我國一方面要解決好由中等收入階段跨越到高收入階段特有的問題,另一方面,要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瞄定自身發展方位。
未來5年,改革就是要從這些挑戰中突圍。對青年而言,則意味著開啟了新階段、新征程的奮斗之路。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定遠縣吳圩鎮西孔村書記王萌萌駐村已有8個年頭。其間,這個85后年輕人經歷了村里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告別破舊瓦房,搬進了二層小樓,原來一年一季的傳統農業變成高效特色農業,晴天土雨天泥的土路早已變得寬闊硬實。
按照駐村計劃,2016年下半年是王萌萌該離開村里的日子,當時脫貧攻堅戰役如火如荼,好多項目正干到一半,她舍不得走,申請留下來了。2019年下半年,第二個服務期也到期了,村里有了新面貌,鄉村振興的號角吹響了,她還是舍不得走,一下子干到了第八年。
8年前來駐村的王萌萌碰到難題時還會哭鼻子,如今她變得沉著冷靜,腦子里裝得都是小村大事。她說,村里的扶貧產業已經有了基礎,她要留下來把扶貧產業做成興旺產業,她還關注著未來鄉村振興中如何發揮農戶的內生發展動力,還有鄉村治理如何插上數字化的翅膀……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有研究認為,要實現這一增長目標,這一時期的平均增速不能低于4.7%或達到6%乃至更高。
劉世錦認為,未來的經濟發展,立足點和注意力應當更多地放在增長質量上,而非過度追求難以企及的增長速度。在他看來,“十四五”時期要著力挖掘與中速增長期相配套的結構性潛能,而當下,我國需要更大力度的改革來使這些潛能變現。
在劉世錦看來,在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中,創新與變革正是年輕人干事創業的沃土。
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強國成為高頻詞,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這些無疑正是王萌萌、李金蓮這一代青年的歷史使命。
新發展理念 青年更有獲得感
今年全國兩會前夕,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聯合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啟動2021年“青聲@全國兩會”網絡建言征集活動,從數十萬網友的留言中提煉出了青年關注的熱點話題,包括全面推行鄉村振興、加強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等。這些來自青年的關注,與“十四五”規劃中的重點任務高度重合。
根據“十四五”規劃《建議》,“十四五”的12項重點任務涉及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國內市場、鄉村振興、文化建設、綠色發展等,蘊含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曾表示,“十四五”規劃《建議》順應億萬群眾的期盼,對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舉措。他舉例說,在就業方面,將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擴大就業容量,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在收入方面,將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保持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郵政集團上海市郵區中心局接發員柴閃閃看來,“十四五”規劃綱要,就是要布局一系列舉措,立下一個個切實可期的目標來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為快遞、郵政行業為數不多的全國人大代表,柴閃閃頻頻發聲,為年輕人中的新興群體代言。今年他走訪了多家快遞企業和快遞小哥,準備提交一份關于完善新業態下靈活就業勞動者社會保障的建議。
他發現,新業態勞動者大多是他這樣“去農入城”的新市民,社會保障事實上是懸空的,一旦出現重大意外傷害,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是沉重的負擔,這塊短板亟待補齊。
對于“十四五”,柴閃閃最期待的是一線勞動者有更加公平的勞動環境,更加完善的社會保障。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南通市佰仁堂常青樂齡護理院院長助理李楠楠,剛過而立之年,身邊已經有不少同齡人向她咨詢養老院的問題。
養老話題成為各類社會調查中,年輕人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在養老行業工作近10年的李楠楠更能感受到年輕人的“銀發焦慮”。她說,社會化養老機構不足的一個根源是愿意從事這個行業的年輕人還是太少。
李楠楠注意到“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到,要“實施經濟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她希望“十四五”期間,能有一套完善的激勵政策,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社會化養老的專業隊伍中,包括職業技能認定、薪酬激勵機制等。
新發展格局 青年奮斗大有可為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楊偉民說,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十四五”規劃《建議》的最大亮點之一。在他看來,如果說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我國積極參與國際大循環發揮了重要作用,那么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發揮決定性作用。
楊偉民說,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國內經濟循環面臨不少堵點的實際情況,保持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必須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也是大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必然選擇,是我們的主動抉擇。
劉世錦認為,與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還有很大的結構性潛能,“十四五”就是要在新發展格局的引領下,發掘新增長潛能,要以都市圈、城市群發展為龍頭,通過更高的集聚效應為我國的中速高質量發展打開空間。
在劉世錦看來,實現新發展格局,還要補齊基礎產業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大、基礎研發能力不強三塊短板。他解釋說,提升產業效率,將有利于降低社會成本。
劉世錦說,今后10-15年,我國應力爭實現中等收入群體倍增,由4億人增加到8億-9億人,補這個短板將有利于擴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同時擴大人力資本。
他認為,基礎研發能力不強是我國內循環中的“卡脖子”環節,補上這個短板才能有效應對外部“卡脖子”問題,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打牢基礎。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運載火箭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姜杰今天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透露,2021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將超過40次,全年發射次數和數量將再創新高。這對投身航天事業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科技創新機遇。事實上,伴隨著我國航天快速發展,80后、90后已是測試發射一線的主力軍和生力軍,成為航天發射的骨干力量。
近年來,年輕人在一個個自主創新的賽場乘風破浪,大展身手。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號最后一顆組網衛星順利升空,北斗全球組網就此完成。當時46歲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總體部主任設計師胡煒感慨:“這是創新的勝利,也是年輕的勝利,我們就是要永遠保持年輕的心態、創新的沖動!”事實上,他帶領的團隊平均年齡還不足30歲。
“十四五”的宏偉畫卷已鋪展開來。未來15年,是全國人民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發展階段,這一代青年在新的歷史征程中,定會不負時代,不負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