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經濟遭遇了新冠疫情的沖擊,此后又面臨著復工復產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一批“國家隊”充分發揮了自身優勢,成為各級政府在有效抗擊疫情、全面恢復生產的重要依靠力量,中國郵政即是其中一個典型。
疫情發生后,作為應急保障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的行業“國家隊”,中國郵政聞令而動,緊急開通了防疫捐贈物資寄遞綠色通道,承接了國家部委下達的應急物資運輸任務,將各類醫療防疫物資第一時間免費寄往武漢。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中國郵政又助力各級政府和市場全面恢復生產,在解決居民生活必需品配送、農資蔬菜運輸、中小企業融資以及國際快遞運輸等環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郵政在疫情防控偉大斗爭中經受住了歷史性考驗,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作出了行業‘國家隊’應有的貢獻”,10月28日,中國郵政召開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劉愛力在表彰大會上,對在疫情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給予充分肯定,進行隆重表彰。
劉愛力指出:要把偉大抗疫精神貫穿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中。要辯證認識當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加強戰略性、系統性、前瞻性研究謀劃,善于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國家隊”是市場對于國有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的一種稱呼,這一稱號并不僅僅指企業的規模和體量,更重要的是其在行業、市場、社會中發揮的引領作用和責任擔當。
目前中國郵政正在打造行業“國家隊”,中國郵政在疫情的嚴峻挑戰下,依然保持持續增長,營業收入、利潤增幅均好于央企平均水平,為其“二次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中國郵政還在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行業“國家隊”的示范效應,自2018年中國郵政啟動綠色郵政建設行動以來,經過近三年持續推進,已經取得階段性、可視化成效。
“國家隊”抗疫樣本
疫情發生之初,正趕上春節假期,市場化快遞力量出現較大缺口,保障防疫物資和居民日常物資運輸,成為了整個疫情防控的一個重要環節。
挑戰之下,中國郵政逆向而行,緊急開通了防疫捐贈物資寄遞綠色通道,免費為寄往武漢的醫療捐贈物資提供全程運輸和配送服務,同時還承接了國家部委下達的應急物資運輸任務,將各類醫療防疫物資第一時間寄往武漢。
為挽救危重患者生命,中國郵政還搭建了空中綠色生命線,通過全夜航航班接力,僅用三天時間,便將來自全國各地的25臺和來自德國的16臺“人工肺”ECMO及時快速、接力送達武漢抗疫一線。
在基層,中國郵政的一線員工也成為了抗疫的一支重要有生力量。從武漢封城到解封整整76天時間里,中國郵政投遞員徐龍每天來回奔波連續10多個小時,不間斷往返于各大醫院和醫療隊下榻的酒店之間,只為“多走一米,多送一程,讓醫護人員能省點時間、省點力氣,去救更多的病人”。而此前曾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戰役的南昌中心局郵車司機李鵬,在武漢運輸抗疫物資專線郵路開通后,每天凌晨出班、深夜歸班,往返15個小時,行程近千公里,共執行武漢郵運任務59班次。類似的典型案例還有很多,徐龍、李鵬等只是眾從郵政抗疫英雄的一個縮影。
中國郵政的快速反應和有效舉措源于集團總部的統一指揮、周密部署。疫情發生后,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基于對疫情嚴峻性和緊迫性的判斷,主動返崗、迅速行動,第一時間傳達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第一時間成立集團公司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安排部署全系統抗疫工作,建立起了統一高效的抗疫作戰指揮體系、密切協同的抗疫作戰力量體系、堅強有力的抗疫作戰保障體系,周密部署疫情防控和郵政復工復產工作,切實做到了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復工復產成為了中國經濟的重點,在這個階段,中國郵政為社會復工復產提供了寄遞保障,幫助居民解決生活必需品的配送。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期間,中國郵政為廣大百姓寄遞民生證照、教材、藥品近5000萬件;幫助解決“農民賣菜難、市民買菜難”的問題,累計配送農資34萬噸、配送蔬菜2000萬斤;幫助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為題,為各類防疫防控相關企業累計發放貸款1231.5億元;幫助解決國際快遞物流渠道不暢問題,通過開通自主國際航線、中歐班列、跨國海運等措施努力保障國際快遞物流渠道暢通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中國郵政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發揮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效,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好評,主流媒體給予積極正面報道。劉愛力用“六個前所未有”進行概括總結:擔當的責任前所未有、表現的能力前所未有、政府的評價前所未有、作出的貢獻前所未有、社會的影響前所未有、品牌的傳播前所未有。
綠色發展的標桿
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特殊時期,“國家隊”擔當著特殊的作用,而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國家隊”也需要在行業內發揮重要的示范效應,履行應盡的社會責任。
郵政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在電商等新興產業中提供了支撐作用。另一方面,快遞運輸、包裝等環節對生態環境保護帶來是整個行業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方向,同時也是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作為行業的“國家隊”,中國郵政正在這一領域起到先行示范效應。
2018年5月,中國郵政發布綠色行動宣言,全面啟動綠色郵政建設行動,發布行動標識,出臺《綠色郵政建設行動三年規劃大綱(2018~2020年)》,明確定位與目標,加強綠色運營指標監控。
從行動規劃到具體的監控指標,綠色郵政建設行動開始在包裝、運輸和金融三個項目中推進,從快遞包裝的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到運能優化,再到拓展綠色信貸等綠色金融產品支撐綠色產業發展,中國郵政從全環節、全流程、全產業鏈來構建綠色物流生態圈,在三年時間中,中國郵政綠色發展取得顯著的成效。
在綠色包裝方面,中國郵政推進了膠帶減量,以45mm以下的窄膠帶全面替換傳統膠帶,使用科學打包法,實現膠帶應用大幅減量,2020年預計全年減少膠帶使用量5億米;推廣電子面單,電子面單應用基本實現全覆蓋,僅2020年將少用40億張紙質面單;采用郵政新標準箱,在全網全面推進“輕裝箱”,同規格紙箱較傳統包裝箱平均減少用紙20%以上;倡導電商原包裝直發,降低二次包裝率,全年可節約2萬噸紙張;提升循環容器使用,可循環容器在中轉環節利用率達近90%;在全國2萬多個網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引導包裝廢棄回收,促進包裝箱回收利用。
在綠色運輸方面,擴大新能源車使用規模,截至2020年11月,全網新能源車保有量已達到6700余輛,按車輛正常油耗測算,全網新能源車輛每年將節約油耗約930萬升,減少尾氣排放2萬噸。
在綠色金融方面,郵儲銀行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和氣候融資,支持經濟社會全面低碳轉型,截至2020年9月,節能環保項目及服務貸款余額2987.38億元,較年初增長22.79%;綠色貸款余額2617.96億元,較年初增長21.33%,郵儲銀行利用信貸等金融產品和服務,推進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雙增長。
在“十四五”期間,中國郵政將進一步探索綠色發展路徑,開展專項規劃及系統部署,繼續深入研究碳排放減排與達峰研究,將自身業務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機結合,通過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不斷增強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快推進郵政生態環保治理,進一步推動中國郵政綠色高質量發展,積極推動共建可持續的企業、行業及社會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