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這里打工的貧困戶,現在月收入能達到1萬元左右,還住上了‘荔枝樓’!”??诮鹁G果水果產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錄理自豪地對《金融時報》記者說。
初夏,正值海南荔枝“妃子笑”碩果壓枝頭。此時在北京或是上海的超市銷售的荔枝,很有可能來自王錄理的荔枝園?!敖衲?,我們合作社名下的30多名農戶利用郵儲銀行的信用貸款擴大了種植規模,這些鮮荔枝將陸續出現在全國各大超市?!蓖蹁浝碚f。
事實上,為農戶提供信用貸款,只是郵儲銀行一系列金融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作為鋪設近4萬個營業網點且擁有天然普惠基因優勢的商業銀行,郵儲銀行在金融精準扶貧方面,還有哪些創新做法和特色案例?近日,《金融時報》記者走進??诩t明農場萬畝荔枝園、萬寧小椰殼工藝品廠以及國家級貧困縣海南臨高縣安全村的漁港碼頭,一探究竟。
發揮優勢產業“可持續效應”
一時脫貧不難,難的是可持續脫貧。精準脫貧是一項長期、動態的工程,如何防范返貧現象的發生?郵儲銀行給出的答案是,探索一條金融支持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增強其內生發展動力,以實現長效發展之路。簡言之,即“商業銀行+優勢產業”模式。
海南地處熱帶北緣,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素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特別適合發展熱帶高效農業。
“自2016年起,郵儲銀行與我們農場在三門坡鎮舉辦了大大小小10余場荔枝種植戶推介會,目的是讓農戶了解小額貸款,推動荔枝、胡椒、檳榔、花卉等熱帶高效經濟作物種植。目前,荔枝種植已經成為農戶脫貧致富的主要經濟來源,每畝收入可達8000元至12000元。農場5900余戶農戶中,已有4900余戶住上了新樓房,也就是我們農墾人所說的‘荔枝樓’?!焙D限r墾紅明農場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波向《金融時報》記者介紹說。
“農戶的房子沒有產權證,無法做抵押貸款,而其他銀行的信用貸款額度又小,滿足不了農戶擴大經營的資金需要。”王錄理說,郵儲銀行推出的“農保貸”將信用貸款額度由原來的10萬元/戶提高至15萬元/戶,切實解決了農戶的資金難題。據郵儲銀行??谑蟹中行虚L梁豐介紹,截至2017年末,??谑蟹中性谌T坡地區發放荔枝行業貸款近200筆,累計達2300多萬元。
《金融時報》記者了解到,郵儲銀行立足貧困地區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開發不同的信貸產品,設計具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按照“一縣一業、一行一品”的發展思路,通過信貸資金支持貧困戶發展地方產業,實現脫貧增收。“商業銀行+優勢產業”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荔枝產銷以外,紅明農場還積極打造集熱帶水果生產與觀光旅游于一體的農旅結合式“荔海農莊”項目,以期發展多元經濟。這對郵儲銀行來說,也是未來提供支農惠農金融服務的一個重要方向。
給予致富“領頭雁”更多金融支持
走進萬寧小椰殼工藝品廠,記者被各式椰殼工藝品所吸引,它們色澤古樸、氣味清香,依循天然形狀,有的椰殼被制成小碗,有的椰殼被打磨成香皂托盒,一些品相極佳的則被挑選出來雕琢成擺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精美的手工藝品都出自殘障人士之手。
當記者看到陳姆二的時候,她正在專心致志地給椰殼小碗刷漆?!翱梢愿懔牧膯??”記者問道。她莞爾一笑,有些羞澀地點點頭。記者從陳姆二口中得知,她的父親已經去世,母親身患癌癥,哥哥的眼睛有殘疾,而她自己則是侏儒癥患者,因此家里十分貧困。“以前我沒有工作,也不愛說話,現在我很有成就感,這里包吃包住,每月還能掙到差不多3000塊?!彼龑τ浾哒f。
“能自己掙錢很開心!”雙腿失能的陳亞燕是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她覺得,有一份自己的工作,不僅僅有助于擺脫貧困,更重要的是,“沒有那么悶了”。
這家給殘障人士提供就業機會的工廠,叫做“小椰殼”,由海南萬寧人符冬波創辦于2014年。目前,工廠共有42名員工,其中27名為殘障人士。回想當初創業之艱難,符冬波感慨萬千。
“起初,椰殼餐具并不被看好,特別是得知工廠工人大都是殘障人士后,融資更加艱難了。但最后,郵儲銀行支持了我們。”據符冬波介紹,2016年,郵儲銀行積極響應國家“雙創”號召,向“小椰殼”發放低息貸款60萬元,2017年繼續發放低息貸款100萬元。
實際上,金融扶貧可以很有“溫度”,除了“融資”,更重要的是發揮了“融志”和“融智”的作用,只有提高了貧困人口的自身發展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脫貧,從“伸手要”變成“伸手造”。在這其中,“致富帶頭人”的引領作用至關重要,如何能夠既滿足致富帶頭人創新創業的融資需求,又將信用風險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郵儲銀行創新探索“商業銀行+能人帶動”模式,把村干部、黨員、養殖大戶等作為致富帶動能手,培育致富領頭雁,鼓勵引導他們創新創業,既提高了貧困戶的組織化程度,又為貧困戶提供了擔保和技術支撐。通過支持能人創業,郵儲銀行的金融扶貧給這些殘障人士帶去的不僅僅是就業機會和勞動收入,更是一份尊嚴。
信用村建設推動整村脫貧
“我昨天給她打電話,已經是晚上9點了,她都還沒吃飯,還在海邊回訪客戶。”臨高縣安全村村民辛花對《金融時報》記者說,“她這樣敬業,我都感動了?!?/p>
辛花口中的“她”,名叫呂賽玲,海南臨高本地人,而“她”的另外一層身份,則是郵儲銀行千千萬萬基層信貸員中的一名?!暗玫叫湃问亲畲蟮拈_心?!北M管呂賽玲說這句話的時候,嗓音是沙啞的,但仍難掩她發自內心的喜悅,“我們跟客戶相處得像親人一樣了?!?/p>
這段時間,南海海域進入休漁期,漁民們紛紛回到家中,而此時,也是銀行基層信貸員最為忙碌的日子,他們走街串巷發放材料、回訪客戶,說話多了,嗓子經常沙啞。“他們是真的‘不喝客戶一口水,不吃客戶一口飯’啊。”辛花說。
但呂賽玲覺得很值得,由她提供一對一信貸服務的村民達300余戶,至今無一例逾期發生。不僅如此,據安全村書記黃肖柏介紹,郵儲銀行近8年來向安全村433戶家庭發放了貸款,累計貸款總額4023萬元,未出現一筆不良或逾期。也因此,這個坐落在國家級貧困縣中的小漁村成為了郵儲銀行2016年“信用村”建設的典型。
那么,“信用村”能給村民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從安全村掛牌之后1年的貸款情況來看,“門檻下降、受益面擴大”是最明顯的變化。村民申請貸款不再需要尋找聯保戶,只需要利用“村兩委”熟悉全村情況的優勢,經過交叉印證即可。自2016年掛牌到2017年底,該村貸款人次、總額以及人均收入均呈上升趨勢。
“以前貸不到款的時候,就只能去借高利貸,每1萬塊錢每月要收150塊的利息?!毙粱ㄕf,“從郵儲銀行貸款,享受政府全額貼息,我們是不用付利息的?!庇浾吡私獾剑揽抠J款,辛花一家不僅能夠平穩地度過休漁期,而且還把家里70噸的小漁船更新換代成了200噸的大漁船,年收入也翻了番。
這,便是郵儲銀行探索的“商業銀行+信用村鎮”模式,以信用創建推進扶貧小額信貸投放,保障貧困戶融資的可持續性,不僅有利于營造貧困地區良好的金融發展環境,還推動實現了整村脫貧。
“我希望多賺點錢,把孩子養大,供他讀大學。”當被記者問及有什么愿望時,陳亞燕的回答既樸實又動人。而作為“一廠之主”的符冬波也有著自己對未來的打算,“以后,我想在??谝餐督ㄒ患乙窆に嚻窂S,還要大量招收殘障人士。到時候,生產規模上去了,我們就敢承接國內外的大訂單了?!睂嶋H上,每一個貧困戶的小夢想連接在一起,便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大夢想,而在小夢想與大夢想之間,銀行對金融扶貧的探索仍將繼續下去。